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教育敘事:不一樣的答案

在一次音樂活動中,我讓幼兒辨別樂音與噪音。當我播放優美、抒情的音樂時,孩子們一致認為這是好聽的音樂;而當播放噪音時,孩子們都摀住了耳朵。我問:「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好聽嗎?」大部分孩子說不好聽,只有樂樂大聲地說:「這個聲音好聽!」我非常不高興,瞪著樂樂說:「這麼吵鬧的聲音你覺得好聽嗎?」我正想批評他,可看他一臉的委屈,我忍住火氣問:「為什麼你會覺得這聲音好聽呢?」樂樂輕聲地說:「你不是說過聰明的孩子和別人想的答案不一樣嗎?」我一時無言以對。許久,我才說:「樂樂,你真的覺得這個聲音好聽嗎?」樂樂搖了搖頭。



原來樂樂的另類回答只是為了獲得教師的誇獎,並非是他的真正想法。平時,我們總是要求孩子想出不一樣的答案,對有不一樣答案的孩子大加讚揚,如「某某的玩法與別人的不一樣,真能幹」「某某的玩法真好」,等等,以為這樣能激發孩子的創造性。其實對孩子來說,要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答案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只是簡單地要求每個孩子說出不一樣的答案,而是要幫助孩子理解「不一樣答案」的意義,並提供一定的線索,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去想像、創造,尊重孩子的已有經驗、發展水平,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今天我在戶外運動器具區觀察孩子們活動,發現明明玩了多種玩具,唯獨不去玩攀巖。他玩完滑梯經過攀巖時,站在下面朝上望了望,用手拉了拉巖角,用腳踩了踩,轉身又去玩別的玩具了。



看來,他不是對攀巖沒興趣,而是不敢嘗試。他擔心什麼呢?我來到明明身邊故意問他:「都玩過了?」他點點頭,說:「是的。」我又問他:「攀巖呢?」明明看著我,過了一會兒說道:「我不會爬!」我微笑著說:「沒試過當然不會,你去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爬的,然後照樣子試一試,你一定能行的。」他搖搖頭說出了實話:「我不敢爬,我害怕。」「那我幫你!」我請大淳作示範,同時給明明講解動作要領。只見明明照著同伴的樣子雙手攀住巖角,雙腳同時踩了上去。我高興地鼓勵道:「好!成功了!」話音剛落,明明便大叫:「啊!我不行了,陳老師——」話沒說完滑了下來。沒等我開口,明明便難過地說道:「我不爬了!摔下來別人要笑話我的!」原來除了膽小,他更怕丟面子。於是,我說:「你剛才不是已經爬上去了嗎?再試一次,屁股不要翹起來,手腳用力。你放心,我不會讓你摔下來的。我會托住你的。」聽了我的話,明明開始作第二次嘗試。我用手托住他,讓他把重心向上移,在我的幫助下明明又向上攀了一個巖角。眼看他一步步接近終點,我趕緊請大淳上去接應。一看上下都有人幫助,明明的膽子大了一些,繼續用力往上爬。這時有不少小朋友過來鼓勵明明:「加油,明明!」大淳也叫道:「你用力踩,我拉你,眼睛別看下面!」只見明明腳一踩,腿一跪.上去了。「耶!成功!」四周響起了歡呼聲!



在指導孩子玩運動器械時,教師要注意觀察、瞭解孩子的活動情況,揣摩孩子的心理,在他們需要時給予幫助。如用充滿期待的語言(你行的、我幫你、勇敢些等)讓幼兒體驗到安全感、歸屬感.並借助同伴的力量調動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去戰勝困難,獲得成功,享受運動的快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