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給他一個獨有的愛

在我接的一個新中班裡,我和小爽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它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教師的愛不應該只有一種方式,而應該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感受到老師給予他的愛是一種獨有的愛!

他為什麼會這樣? ——來自小爽給我的第一印象

開學的第一天,小爽的與眾不同就引起了我的特別注意,來園時,他沒有與家人離別時的哭鬧,沒有對成人的依戀;遊戲時,對豐富多彩的遊戲環境沒有表現出半點的新奇與興奮;別人玩得興高采烈,他不但什麼也不玩,而且總是願意靜靜的坐在一個遠離同伴的角落裡,低著頭努力的不去看別人,不願意與他人有視線的接觸,當我試著和他交流時,發現他會非常緊張得把頭埋的更低,雙手使勁的摳桌子,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集體活動的時候,他也是有意識的與大家保持一定的距離。

一天中他的沉默寡言,他對遊戲場景所能保持的自我克制,(這是其他孩子難以做到的)他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的極度焦慮,讓我感覺他在智力上或心理上會有什麼問題。晚上,從他爸爸那裡我知道了原來他媽媽在外地工作難得回家,平時都是爸爸一個人帶著他,爸爸工作忙又不愛說話,所以,回到家沒人跟他講話。在過去的幼兒園裡,班上的老師也不太注意他,逐漸就形成了這麼一種性格。我想:新的環境和周圍人的過度關注都是造成他緊張和不適應的原因。

要讓他感受到一份心理上的安全和舒適----------來自我的教育嘗試

面對小爽這樣一個特別的孩子,要消除他對新環境的焦慮,我想接納他、順應他,讓他有心理安全感是最為重要的。為了減少他與教師面對面直接接觸時緊張感,我有意識的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並在關注當中去創設一種比較寬鬆和讓他感到舒服、可選的環境。每天來園時,我主動向他問好並不要求有回應。活動時,先告訴他一會兒要做的事情,並在活動中,注意觀察他的行為,以便在他有需要的時候能及時地提供必要的幫助,以免他產生不知所措又不願找老師的尷尬。集體遊戲時,我注意不組織孩子們玩拉圈的遊戲,以避免造成他在與小朋友拉手時的恐懼和兩難,所以,盡量組織一些像《老狼、老狼幾點了》《捉星星》等鬆散的遊戲,這樣小爽就可以保持自己與集體的距離或按自己的想法參與其中了。在需要交流的時候,我注意向他說一些無需回答的事情,如離園前,提醒他明天不要忘記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來園。在區域活動前,我會在戶外擺幾張遊戲桌,並主動告訴他可以玩自己帶的玩具,也可在玩具櫃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可以在教室裡玩,也可在教室外邊玩等。

在這種寬鬆的環境裡,小爽不斷地給我驚喜,戶外集體時,他由遠遠的看著我們玩,到慢慢的跟著我們的後邊玩,直至能小心翼翼的參與到其中。活動區遊戲時,他不再總低著頭閒坐著,而能坐在戶外的遊戲桌旁,開始玩自己帶來的拼圖。看到他總是反覆的拼擺,我在玩具櫃中選擇了一種難度適中的拼圖,放在他面前只是告訴他:「你玩一玩這幅拼圖吧.」隨即離開了。在關注中我發現他在玩新拼圖時完全沒有了那種防禦和戒備的神態,而表現出一種同齡人少有的投入和積極。

然而,更讓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的思維很敏捷,記憶力極強。例:為了增強同伴間的相互熟悉,在一次玩《這是誰的家》的遊戲中,我發現無論我敲哪位小朋友的家門,在集體的回答中我都能聽到小爽準確無誤的報出他們各自的姓名。當時他表現出的主動、自信真是顛覆了我對他原有的看法,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記住全班小朋友姓名的。為了幫助小爽能逐漸地融入集體,我注意適時的在集體前重複小爽的答案,並在小朋友重複叫門的過程,幫助小爽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建立他與集體的聯繫。

「老師的心好」和「我贏了」——來自小爽回應後的反思

開學已經一個多星期了,小爽漸漸的能夠融入集體,參與集體活動了,一天,我坐在他身邊玩一種新的結構玩具,見到他的目光一直在注視著我手中的玩具,我把玩具遞給他就勢問他:「小爽!幼兒園好嗎?」他說:「好!」這是他第一次跟我對話,接著我問他「為什麼好?」他說「老師好」接著我又問他:「老師怎麼好?」他低著頭小聲地說:「老師心好!」這一回答真是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雖然我平時很少和小爽有直接的交流,但的確在他的身上用了很多的心思,他說「老師心好」表明他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我對他需要的一種尊重、接納、寬容和關愛。以後,我又在遊戲中為他設計一些既能參與到集體活動當中又能與他人有短暫接觸的遊戲,讓他感受到在集體當中的快樂。

一天,我試著教孩子們下一種名為「高速過三關」的連線棋,然後,特意請思維敏捷小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和我對峙,在下棋的過程中,我想:第一次的輸贏對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應該是十分的重要。為此,我刻意營造了棋逢對手緊張場面,使得全班小朋友不斷的為小爽加油鼓勁,最終,在孩子們的注視與期待下,小爽「勝」了!這一局面是孩子們都沒有想到的,只見他們歡呼跳躍,全班熱鬧的場面不亞於奧運會上運動員獲金牌時的熱度,小爽也舉起雙臂一遍遍的喊著「我贏了!我贏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小爽這樣大聲地在全班孩子面前流露真情,我被孩子們的情緒所感染,不由地對大家說:「小爽真棒!第一次下棋就能贏了沈老師,這是最讓沈老師高興的事情,如果小朋友都能贏了沈老師,我會更高興。今天我特想送給小爽一份禮物,你們想看看嗎?」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我發自內心的給了小爽一個親吻。恐怕只有我自己知道,這是對小爽能夠走出自我,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一種慶賀,這是小爽的成功,也是我的成功。

第二天,小爽悄悄地告訴我:昨天他把下棋的事對爸爸講了三遍,爸爸笑了。從此,我發現下棋成了小爽的最愛,同時,因為下棋需要夥伴,這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他和小朋友接觸和溝通的橋樑。

漸漸的小爽變了,變得開朗、自信,敢於質疑、敢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例如:在一次認識農作物的常識活動中,在我介紹了玉米從選種兒、播種到成熟後的再選種兒的生長過程後,當我問大家還有什麼問題要問的時候,小爽向我提出了類似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樣一個令我難以回答的問題,他是這樣問的:「沈老師那你說第一顆玉米是怎麼來的?」他的善思善問讓我興奮不已,我告訴大家:這個問題雖然我無法準確回答,但是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是許多大人在研究的問題……。

小爽真的進步了,在升入大班後又被小朋友選為首批小旗手,主持了全園的升旗儀式,並代表全班講了話。在他升入小學後,小爽和爸爸特意在教師節到幼兒園向老師報喜,在新生入學的開學典禮上,小爽代表新同學在全校同學面前講了話。以後他又成為少先隊大隊長。

小爽的變化讓我進一步意識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怎樣的愛?一個班的孩子,雖然年齡相同,但個性不同,情感需要不同,因此,教師的「愛」就應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層次。教師就應在愛的前提下,為每個孩子找到屬於他們各自進步的小徑。為此教師就應注意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更多的給予他們獨有的愛,如:對於膽小的孩子——愛在親近與鼓勵中;對於性格孤僻的孩子——愛在關注與支持中;對於個性強的孩子——愛在理解與接納中,對於頑皮的孩子——愛在尊重與寬容中;對於能力弱的孩子——愛在欣賞與期待中;對於能力強的孩子——愛在信任與激勵中。教師具體的、細微的、獨特的愛如同催化劑,會使每一個孩子在集體中形成了良好得自我概念,具有了良好的心理環境,使人人頭上有藍天,人人能夠抬起頭來走路。
返回列表